期刊介绍
期刊导读
- 12/21vogue服饰与美容这本杂志怎么样(艺术品鉴刊号)
- 12/13如何提高古诗词的鉴赏能力(毕业论文鉴赏)
- 12/09艺术品鉴文献综述怎么写(艺术鉴赏文献)
- 12/07艺术品鉴论文网(中外艺术品鉴赏论文)
- 10/17为你,唤醒每寸感知 | 全新EQE济南上市品鉴圆满
椰岛风情——邓子芳海南特色绘画艺术品鉴(2)

格外讲究构图、注重抒情性的邓子芳同时也追求独特的刀味与木味,他深知黑白木刻版画的创作中,点线面语素的应用是黑白木刻版画创作中的骨骼与血液,支撑和滋润着整个黑白木刻版画的创作过程。他那时候就显示出每次创作力求“巧思”的特点,比如他的《新月》《新雏声声》等,看得出他特别用心去寻求独特的创作理念和视觉体验,意欲突破传统木刻版画的审美模式,进而在自己的作品中得以更加明朗地诠释艺术的本性。

一画就是十多年,邓子芳在保亭娶妻生子,生活得平静而又充实。时光流逝,不少学艺伙伴风流云散,他却不曾丢掉心爱的刻刀。或者,也正因为有不断问世的版画在激励着,他才如尼采所云:“一个人知道自己为什么而活,就可以忍受任何一种生活。”残云收翠岭,夕雾结长空,保亭的山居生活其实是那么寂寥、那么封闭……
1979年5月,广东省召开文革后的首次文代会。邓子芳作为海南代表之一前去参会。关山月先生将手中的一票投给了邓子芳,提议他担任广东省美术家协会理事。关先生的理由是:“邓子芳同志常年在海南基层坚持创作,他的版画艺术创作有想法有成果,他年轻力壮,组织能力也很强,这些年来对地方美术做出了不小的贡献。”这中肯之言一出,大会代表全都同意,邓子芳十分感动。那时他与关老并不熟悉,老先生只是凭作品和对他的初步了解,深知民族地区成长的艺术人才举步维艰,所以要对这个年轻版画家进行鼓励。

然而命运的安排谁也无法料到,就是这样一个“广东省美术家协会理事”的头衔,竟让海南日报社资深美术编辑石番荣先生有了向邓子芳伸出友谊之手的理由——1980年,“特殊人才”邓子芳从保亭被调到《海南日报》社担任美术编辑。在这个岗位上,他兢兢业业地完成了每一期的美编工作,担任摄影部副主任后,他主动请缨,创办了《天涯画廊》这个栏目,每月两期,不遗余力地刊发本土和外地画家的作品。

这是海南美术史上不能略过的篇章!
在没有互联网的岁月里,能在党报《海南日报》上刊发一个作品,对普通人来说,非常骄傲的!尤为重要的是,这个栏目让一个又一个海南本土成长起来的年轻画家有了出头露面的机会。比如后来成为著名艺术家、海南省海口市美术家协会主席的王锐,就是在邓子芳主持的《天涯画廊》上发表了他人生的第一幅油画《金色的花朵》,坚定了他在艺术之路上走下去的信心……培养新人,扶持新锐,这个艺术栏目成为海南美术界生生不息的精神动力,又是海南美术家进行地方文化建设、不断走向广阔天地的精神资源。
《天涯画廊》存在的那十多年里,还持续而广泛地刊发外地画家的作品,拓展本地读者眼光的同时,亦温暖着广袤世界里那些画家的心——自己的作品能在《海南日报》的专业栏目上刊发——遥远的海南自古与中原文化有着精神命脉的契合与绵延性,那些对艺术文化有自觉追求的画家们,对此怎能不心悦?这不仅仅是个“豆腐块”,那意味着“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啊!若干时日过去,当海南发出召唤,或《海南日报》的邓子芳发起邀约,天下画家们回馈的真诚、友善、慷慨令人感动……1934年鲁迅在编完《引玉集》(一本收集苏联版画家作品的画册)后写道:“我已经确切地相信:将来的光明,必将证明我们不但是文艺上的遗产的保存者,而且也是开拓者和建设者。”

“有过多少往事,仿佛就在昨天。有过多少朋友,仿佛还在身边……咫尺天涯皆有缘,此情温暖人间……”多少年过去,这首动人的老歌一起,很多人都忍不住要落泪。因为,那里蕴含着太多的深厚人情,以及,我们再也回不去的昨天。

我之为“我”,有路可循。
随着时代的变迁,邓子芳中年以后的人生步入顺境。九十年末,他陆续担任了海南省美术家协会主席,海南省文联副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人民日报社神州画院特邀画师,海南省书画院顾问等。
文章来源:《艺术品鉴》 网址: http://www.yspjzz.cn/zonghexinwen/2021/1029/8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