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介绍
期刊导读
- 12/21vogue服饰与美容这本杂志怎么样(艺术品鉴刊号)
- 12/13如何提高古诗词的鉴赏能力(毕业论文鉴赏)
- 12/09艺术品鉴文献综述怎么写(艺术鉴赏文献)
- 12/07艺术品鉴论文网(中外艺术品鉴赏论文)
- 10/17为你,唤醒每寸感知 | 全新EQE济南上市品鉴圆满
椰岛风情——邓子芳海南特色绘画艺术品鉴(4)

他为什么总在画这些呢?因为那是海南岛最为与众不同的景致,越画越爱,越爱越画,越画越纯熟,越纯熟也越有感悟。尤其是他后来长久置身于城市,红尘滚滚,他每画一幅,就好像被青山绿水荡涤了一回,整个人宛然重归年轻时代。那时他的头发如森林般浓密,那时他纯洁如山泉,那时的红衣少女是他心头上永不褪色的青春萌动……

主张工笔和写意相结合、双钩和点染相结合、山水与生活相结合,图示构成喜欢密、繁、杂、秀,与疏、简、枯、寒那路审美正好相对,是邓子芳绘画的第三大特点。

以双钩画法表现海南椰树、榕树,是邓子芳特有的符号表达。他为何这么画?首先是因前无古人。海南绘画自古就缺少师承与固定范式,那如果你是一个想要画出“我”的画家,就意味着你可以自定章法。而邓子芳恰恰就是一个灵巧聪慧且自我意识强烈的人。他曾去某处听课,看到老师从芥子园讲起,他便“玩起了失踪”,俏皮地说:“如果我去海里打渔,我难道需要先认识了所有鱼的名称我才下网吗?我必须得先捞上来,再慢慢认识它不迟啊!”
这件事就说明,凡事他有自己的想法,并注重在实践中积累经验。

他当然不会不读书。《论语》道:“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邓子芳很可能是深度研究了黄宾虹,宾虹传世花鸟草虫,大致分为两类,一为钩古,一为写生。“以点染写花,含刚键于婀娜”,这是黄宾虹的题画句。刚健婀娜,是其用笔之道,所滑柔内含刚,虚中运实,舒和遒劲而非一味雄强,稚拙中有朴茂之味,是其有别时人之处。当然,艺术家都需杂学旁收,读过的书、经过的事、爱过的人,丰富我、升华我、成全我——让我之为“我”,有路可循。
再来看他特有的那种“密集型”图示,那也不是他想当然尔,海南山水天然如此。无数种花木在眼前,无论你是焦点透视、散点透视,你绕不开那个“密”字!
于是,他继续任由版画思维影响他。借鉴版画的制作原理,让不同色层——尤其是他钟情的绿与黄——相互碰撞,偶然与叠加产生一种意想不到的效果,让画家感动欣喜,这可能是令邓子芳迷醉的原因。
邓子芳绘画喜用淡墨,湿淡、干淡,色度都较浅,用以表现物体的向光面、凸出处和远景。故整体格调柔和淡雅。

邓子芳的性情本就偏“热”,他看待世界的眼光习惯偏“阔”,这样的人自然容得下“文字传承多体变,纳新吐故自机纾”。表现在绘画艺术上,就显得“亲繁茂而远枯涩”。他的《山寨归牧图》《高山流水牧牛图》等,光是热带植物,少说些也有四五种,再加上高山、流水、层云、红衣少女、牛、房屋……黄宾虹先生曾写:“人们讲画面构图疏处可以走马,密处不使透风。我偏说密处可以走马,疏处不使透风。”邓子芳就是这么画的。他的画上云山有语,山林有笑,再幽绝处也一派生机,时有人作吟啸。

强调“活泼泼的”、强调"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这是他绘画艺术的深层哲学。邓子芳的画面既是海南乡野真实的景观,更是他愿意呈现的一种充满诗意的视觉空间,他们丰满,丰富,彼此印证。
在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全世界太多艺术家都在费神寻思,怎样才能创造富有“现代性”的艺术。不过,也有包括邓子芳在内的很多“地方主义者”,在一以贯之地坚守着自己的阵地。他们不要“革命”,他们喜欢在“改良”中不断雕琢,不断提高。何况,这样的作品还不断在世间流转着,带给他们赞誉、金钱、鼓励。

他们和他们的作品是有意义的。
时代滚滚滚向前的车轮越快,也许我们看惯的过去、现在、未来一维延伸的秩序与风物都会被破坏殆尽,海南的参天大树田园牧歌也未必能留到永远。以后的人,想要知道从前的风华,也许只能在“邓子芳们”留下的较为忠实图式中去体味了。
此时的人对这路画法有多少质疑与争议,那时就会有多少遗憾和反思……
文章来源:《艺术品鉴》 网址: http://www.yspjzz.cn/zonghexinwen/2021/1029/809.html